心理健康教育

常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方法

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代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同学们面对着大学生活中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其心理问题又没有得到足够关注和及时解决的情况下,则会出现自闭、抑郁、焦虑等方面的精神问题。

 

常见心理问题有五大类:

一、生活适应问题

这一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表现最为突出。新生来自全国各地,以往的家庭环境、受教育环境、成长经历、学习基础等差异较大。来到大学后,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各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和适应。由于目前大学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普遍较弱,所以,在大学中生活适应问题广泛存在。

解决方法: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交往尽快融入新集体;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主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部门活动、社团工作。

 

二、学习问题

学习动机不当:学习动机不当包括学习动机不足和学习动机过强,这二者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效能感。

注意力不集中: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 易受外界干扰。考试焦虑:面对考试时过分紧张,表现为失眠、急躁等。解决方法:树立目标,调整心态;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保持旺盛的精力,坚持不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对待考试,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

 

三、人际关系问题

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往往带有较多的理想化色彩,因此,和其他人群相比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挫折感较强,容易由于交往受挫引发心理障碍。常见问题类型:孤独型,完美型,厌恶型,情绪型。解决方法:要跳出以“我”为中心的怪圈,对他人要热忱、坦率、谦虚、友爱;要为人宽厚,能屈能伸,生活中不斤斤计较;能正确对待各种不公平的现象,能容人、让人,能冷静处事,理智待人。

 

四、自我认知问题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阶段处于自我完善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完善过程中,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出现自我认知偏差,甚至造成自我认知障碍。表现为自卑、自傲、虚弱等。

解决方法:积极悦纳自我:接受自己的缺点和限制,欣赏自己的优点和优势。要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珍惜自己的独特性,不为讨好他人去做事,多对自己的成就作出鼓励和奖赏。有效控制自我:在任何情境中,都尝试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问题,对生活环境中的一切多欣赏,少抱怨。不断超越自我:从点滴小事开始,从积极行动开始,全力以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行动之后再反省得失原因,吸取教训作经验,再度投入行动,一旦有所成果,便再反省总结,如此往复进行,自我就会自然而然得到开拓、提升与超越。

 

五、择业问题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解决方法:树立以社会需要为己任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正确地把个人需要同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具备自我认识,自我了解的能力,对个人的条件、气质、兴趣进行分析,确定切合实际的自我期望值和奋斗目标;树立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和实现人生价值观念及为社会作贡献的高尚心理品质。

 

如何面对心理问题?

1、坦然面对。心理健康也跟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心理困惑只是成长正常状态,没有问题哪有成长可言,因而不必大惊小怪、怨天忧人。

2、不要急于“诊断”。心理问题本身多种多样,成因往往也很复杂,切忌盲目从一些书籍上断章取义或者道听途说,急于“对号入座”,认定自己患了什么病,实在不必自己吓自己。

3、转移注意。心理问题往往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越注意它,它似乎就越严重。所以,不要老盯着自己的所谓问题不放,不可过分关注自我,而应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全力投入,是很有利于心理健康的。

4、调整生活规律。很多时候,只要将自己习惯了的生活规律稍加调整,就会给自己整个的精神面貌带来焕然一新的感受,所谓的心理问题也随之轻松化解了。

5、不要排斥心理咨询。对严重的、难以排解的心理问题,应寻求专家咨询及心理卫生机构的帮助。

 

心理解压小妙招:

1、自我宣泄。如可以痛哭一场,也可以大吃一通,还可以用笔来倾诉自己的痛苦。

2、请人疏导。当一个人有了心理上的痛苦后,要找亲朋好友或同事交谈一下,然后请他们开导开导,这样不但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可以得到心理压力的转移机会。

3、情绪转移。人们在苦闷时,应当通过看书、看电影、参加体育活动、参加社交等方法转移注意力,以转移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4、爱好冲消。根据自己的爱好去找事干,造成一定的紧张感,如运动,写作、画画等,这样可以使人变得积极开朗。